数模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45|回复: 16

数模竞赛的若干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 05: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今年数模竞赛的成绩出来了,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下面还有几天的“争议”期,不过一般而言,最后的结果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下面本人就数模竞赛提出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我自己也没有答案,供大家思考。有必要说的是,我既不是队员,也不是教练。</P>
<>    数模竞赛评阅的公正性
    数模竞赛不同于一般的高等数学竞赛,无法有很客观的标准。听说目前国家评卷时的标准是尽量的客观化,给出若干得分点,然后象改高等数学卷子一样,每一部分给多少分,扣多少分。
    有人对上述做法提出异议,说数模主要看思想,看闪光点,不应该有客观的标准。本人以为这一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不具备可操作性。
    全国阅卷的专家评委就那么几个人,如果没有比较客观的标准,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要批完几百篇文章是不可能的。你总不能要求国家组委会派专家花上几个月来逐个的比较文章。
    只是,国家评阅数模文章的评分标准能否公开?
    公开的好处:
(1)让参赛的队员明白自己为什么获奖或是没有获奖,不要作不必要的猜测
(2)让各个省区在送卷时有参考,免得和国家的标准不一致,使得大批符合“国家标准”的文章淹没在省区内部而送不出来
(3)广泛接受全国的教练,队员,专家的评判,免得标准是一家之言
    公开的坏处:
(1)正因为数模本生不应该有标准,公开了评分标准,自然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比如今年的B题中该不该有常数项。这样也许会产生更大的矛盾。
(2)会给评委们增加压力,使得公正性反而得不到保证。
(3)禁锢学生的思维!这一点是最致命的。有了所谓的客观标准,必然会使得以后的参赛队员在做题时不能放开手脚,淹没自己的才能。这样和开展数模竞赛的宗旨是相违背的。</P>
<>    数模竞赛的作弊问题
    数模竞赛具有一种开放性,队员在参赛时可以随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参赛地点。参赛时可以上网,可以上图书馆,可以打电话。
    这一特性决定了竞赛时作弊现象是防不胜防的。甚至可以教练与队员一起做题。
    那么,如何预防和制止作弊现象的发生呢?
    首先,我认为目前的措施是不合理的,不公正的。我认为目前主要的手段就是在竞赛之后有一段“争议”期,谁要是认为竞赛期间有作弊现象,可以举报,然后进行调查。
    我个人认为这一手段是可笑的。如果有某一高校,上下齐心,协同作弊,有谁会去举报?
    凭良心?我作弊了,我获奖了,我凭良心去举报自己?我没获奖,别人作弊,我去举报?是的,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人举报的,只是不敢公开。要知道这样做会得罪同学,得罪学校,得罪参赛省区。于是我会在网上发个帖子,说一说别人的作弊。只是,这时我真的敢说,假的也敢说。
    其次,法制社会的一个标准是执法必言,违法必究。目前在抓数模的作弊这一点上,能做到这一点吗?
如果获奖的队中有30%(具体数据谁也不知道)是作弊的,最终也许其中的两三个队会被抓出来。这样公平吗?</P>
<P>    因此,本人建议取消所谓的“争议”期,要不就根本不抓,要不采取别的手段。
    我听说有的地方采取“答辩”的形式,即初评获奖的队员要经过答辩来确认文章是自己做的,我想这一手段也许可行。
    本人认为还可以通过“预赛”,“决赛”两阶段的方式进行评奖。即通过预赛进行初步选定,然后在“决赛”中重新做题来最终认定。如果有的队认为“初赛”评阅不公正,没有被选上,你也可以自费参加决赛。决赛地点,设施可以由组委会提供,也可以在不同的高校中交叉进行。
    甚至,如果要求只赛一轮,直接采取在高校中交叉比赛的方法。比如学校A的队员在学校B竞赛,学校B的队员在学校C竞赛,等等。</P>
<P>    数模竞赛题目是手工编造还是取实际题目
    今年的B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争论点是有没有常数项。其实再推究下去应该是根据实际手工编造还是直接将实际题目拿来。
    我个人以为应该直接拿实际的题目。比如今年研究生竞赛的C题,虽然题中有不合理的数据,但那是实际的数据。我想数模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为什么不拿实际的问题呢?
   
    最后,我对B题中有没有常数项说说我的意见。
    根据实际背景,有没有常数项实际是系统是否封闭的问题。这一点在题目中并没有交待。因此参赛队员无论是否考虑有没有常数项都是可取的。只要文章能够自圆其说,我认为都可以。不考虑常数项,而后面做得很完美,那就说明我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发表于 2004-11-1 16: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建设性,作者应该是一位资深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我觉得好像是我熟悉的一位女老师在作会议发言. 是否有人和我有同感?
发表于 2004-11-1 21: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说说容易,执行难。不论比赛还是阅卷,大规模行动都会浪费人力财力。</P><>因此,建模比赛只会按照现有模式进行下去。只要学生从中获益,社会越来越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建模的重要性,比赛目标达到了。</P>
发表于 2004-11-2 01: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的很好,很有见地,数模是个规模很大的赛事,要改革也并非易事,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P><>就拿我们学校每年的数模来说吧,我们学校每年就10个队左右参赛,学校就单纯为了这个赛事要拨3万的现金。可别小看</P><>这3万,推而广之,全国要动用多少的人力财力来维持这场改革啊。</P><P>不过改革总是向着公正,效率,好的方向发展的,没有任何一场改革能够一次取得圆满的成功,这之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P><P>从现在的体制来说,从总体上说,我觉得还是公平合理的,任何事情多不可能很完美,做到每个人都满意。只要大家都从中学到了东西,有所长进,数模的目的就达到了,何必要追求太多的物质上的奖励呢?</P>
发表于 2004-11-2 05: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啊</P>
<>支持!!!</P>
发表于 2004-11-2 06: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04-11-2 09: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感到这几乎就是四川的一位建模方面造诣颇深的女教师的发言,你谈得非常好,认识深刻,言简意深,谈出了我们当前建模竞赛中的许多核心矛盾,使人深思与共鸣,我赞成你的许多观点。这是我在这个论坛所看到的最好的贴子。</P><>卷子越来越多使得工作量越来越大,没有一个好操作的评分原则是很难批改的。今年的评分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革,才保证阅卷工作预期完成。另外今年在大家的建议下出题与给各赛区参考答案方面也向开放式作了很大的改革,并且甲组和乙组的各两道题目不论从题材还是其他都很不错,我觉得全国组委会作了很多有实效的工作。想一下子一切都很完满是不现实的,毕竟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呀!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六千八百多个队参加的数学建模竞赛,美国搞了20年至今才不到600个队,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的队吗!到底怎样发展才是最好的方向?怎样才能更公平,更有数学建模的味道?谁也不知道。我参加过四次全国阅卷,每次评阅时大家都在寻找有闪光的思想的卷子,(并不是像评阅高等数学竞赛那样简单操作的)可惜太少了,当然也许题目给学生们的空间太小了。</P><>“作弊”实在是老问题,我想是这种竞赛的性质决定解决不了的问题。出路只能是题目向更开放,更实际方向发展,就是教练也没办法处理的问题,教师就不投入了。代价是卷子更难批改了。</P><P>今年的B题有些结论性的结果却没在参考解答上出现,我也觉得有些失误,使各省在评阅时难度增加,出现无谓的失误与时间的浪费。</P><P>我建议几个学校(或赛区)联合再搞一些建模竞赛,不能全靠全国竞赛,不然为了选队员自己也要搞,费时费力质量还不高。活动多了本身就普及了,那样全国竞赛的压力也小了。我觉得交换场地不是可行的办法,说说而已。</P>
发表于 2004-11-2 15: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音了!</P>
发表于 2004-11-3 04: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赛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楼主的意见很有针对性,赛后总结很有必要.</P>
<>今年的B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根据网站的投票情况来看,到竞赛结束之后,仍有部分选择B题的同学对清算价没有搞明白,根据网站的投票情况来看,30%以上选择B题的同学认为不应该有常数项,数模竞赛不要考语文,不必在名词上兜圈子,让同学把竞赛的宝贵时间花在这里太不值得.</P>
<>B题应不应该有常数项,大家说了算.因为同学只能根据题目理解题意,如果认为一定应该有常数项,请从题目中拿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来,请坚持这一点的专家(不是同学)构造一个电力网络(理论上的也行)里面有一个局部区域在可信精度范围内能产生本题的数据,但如果构造一个在可信精度范围的封闭系统应该是不难的.个人认为同学将这个题目看成一个实际问题是一个观念上的进步,应该鼓励.从拟合看有常数项好,但如果只看这一点,最小二乘可以包打天下了.数模竞赛也只看这一点,在这点上与数学竞赛还有差别吗?听说有竞赛队是将两种情况都考虑,都计算出结果,虽然没有常数项似乎好些,但最终选择了没有常数项,看前面的帖子,可能只会得二等奖.如果真是这样,是否公平?当然有人会讲不要计较成绩,对!但我觉得事关评审标准,似乎不在此列.</P>
发表于 2004-11-3 04: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B题没有常数项,shuxuejia,实际工作者 ,zhghan ,xiaobing 谈得非常好

--  作者:xiaobing
--  发布时间:2004-11-2 20:05:01

--  赛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楼主的意见很有针对性,赛后总结很有必要.</P>
<>今年的B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根据网站的投票情况来看,到竞赛结束之后,仍有部分选择B题的同学对清算价没有搞明白,根据网站的投票情况来看,30%以上选择B题的同学认为不应该有常数项,数模竞赛不要考语文,不必在名词上兜圈子,让同学把竞赛的宝贵时间花在这里太不值得.</P>
<>B题应不应该有常数项,大家说了算.因为同学只能根据题目理解题意,如果认为一定应该有常数项,请从题目中拿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来,请坚持这一点的专家(不是同学)构造一个电力网络(理论上的也行)里面有一个局部区域在可信精度范围内能产生本题的数据,但如果构造一个在可信精度范围的封闭系统应该是不难的.个人认为同学将这个题目看成一个实际问题是一个观念上的进步,应该鼓励.从拟合看有常数项好,但如果只看这一点,最小二乘可以包打天下了.数模竞赛也只看这一点,在这点上与数学竞赛还有差别吗?听说有竞赛队是将两种情况都考虑,都计算出结果,虽然没有常数项似乎好些,但最终选择了没有常数项,看前面的帖子,可能只会得二等奖.如果真是这样,是否公平?当然有人会讲不要计较成绩,对!但我觉得事关评审标准,似乎不在此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数学建模网 ( 湘ICP备11011602号 )

GMT+8, 2025-5-15 12:20 , Processed in 0.0790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