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1|回复: 2

矩阵工作室专稿:收获的不只是荣誉(采访录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3 09: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FONT color=#ff0000></FONT></B>
< align=center><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000" color=#ffffff size=6>武汉大学获奖学子访谈录(1)</FONT></B></P>
< align=center><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000" color=#ffffff size=6>专题采访</FONT></B></P>
<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size=4>    2005年11月27日晚22时,矩阵工作室特邀记者 madio 在广西桂林七星宾馆7456号房间对今年获得高社杯的武汉大学杨双红、刘刚、晏琦等三人进行了矩阵工作室“<FONT color=#ff0000>武汉大学获奖学子访谈录</FONT> ”的第一次专访,访谈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的这次访谈的重点定义于,成功者对数学建模的认识,其目的就是希望促进大家更好的学习数学建模。由于时间访谈内容较长,我们制作人员截选了其中较为精彩的部分,献给网友。下文是我们的专题记者发回的采访后感。</FONT></P></FONT>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 size=6><B>收 获 的 不 只 是 荣 誉</B></FONT>
</P>
<P>
<P align=right><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FONT size=2>-写在代表矩阵工作室独家采访高教社杯获奖者之后</FONT></P>
<P align=center><FONT size=3>矩阵工作室记者:乐天不败</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本文和及其音像版权归矩阵工作室所有,如需转载情注明出处</FONT></P>
<P><FONT size=3>  又是一年临近结束的时候,人们都在对这一年的工作做着总结,希望能给下一年带来一个好的开头。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候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颁奖大会在广西桂林隆重召开了。今年,来自武汉大学的杨双红、刘刚、晏琦3位同学力压群芳捧得了高教社杯,笔者有幸对他们做了一个专访。</FONT></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madio.net/bbs/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a href="http://www.madio.net/bbs/UploadFile/2004-12/200412311642792.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madio.net/bbs/UploadFile/2004-12/200412311642792.jpg" border=0></A></P>
<P><FONT size=3>  时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规模正以一个令人惊讶的速度膨胀,这里面不仅体现出了大学生们对接触科研训练的渴望,也多多少少掺杂着一些功利的思想,更有甚者将建模竞赛的获奖和考研联系到了一起,成为了同学们继续深造的一个途径。数学建模竞赛如何健康的发展一时间成为了数模爱好者讨论的热点问题。我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了3位获奖的同学。</FONT></P>
<P><FONT size=3>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有过数学建模的经历,采访从一开始就十分的轻松、真诚,说是采访到不如说是一次近距离的交流。3位同学对数学建模活动的理解让我感到很意外,原先的疑问似乎迎刃而解。他们把获奖看得很淡,就像晏琦同学说的“每个人都有一项比别人多的东西”。然而,他们对建模活动意义的理解却十分的深刻,从他们的谈吐中我能感觉到他们在赛后是做过全面的总结的。这一点恰恰是好多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所忽视的,有些同学只注重3天的比赛,比赛一结束就完事大吉了。这样的比赛更像是一场赌博,收获的要不是荣誉,要不就是遗憾了。有好多同学说自己通过建模竞赛得到了自信,人变得积极了。这与3位获奖同学的说法是一样的,然而实际的效果却是相差甚远的。这些同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一样的畏缩,对于自己薄弱的方面依然缺乏信心,就更没有杨双红同学那样敢于换专业的勇气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这些同学的先天能力就不足吗?当然不是。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只把建模的活动当作了一次竞赛而不是一次经历。竞赛的目标是为了荣誉,而经历所得到的是经验。杨双红同学说他的第一次参赛所得到的要比这次获奖所得到的要多得多。这也许就是因为他的这次参赛仅仅是为了竞赛。</FONT></P>
<P><FONT size=3>  一次难忘的经历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品味的。短短的3天时间的拼搏会不会给你留下值得回味的东西呢?你有没有尝试过去回味,去总结呢?记得看过一位参加过数模竞赛的同学写的题目为“一次参赛,终身受益”的文章,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样的一次经历对他的影响之大。好多的同学是为了荣誉才参加数模竞赛的,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因为既然是竞赛就要分一个高低,就要给与优胜者荣誉。然而,获奖的比例是很低的,这也是不能回避的现实。所以更多的同学还是要思考一下除了荣誉以外你还能得到些什么。其实我在采访中也能感觉到他们对获得高教社杯是感到意外的,那是因为像数学建模这样的竞赛,获奖的同学与未获奖的同学的知识水平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这时候引用原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米卢的一句话似乎更恰当一些,那就是“态度决定一切”。虽然很多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我认为在这个时候只有积极的态度才是获胜的关键。米卢的“快乐足球”让中国足球冲出了亚洲,我们为什么不能经历一次“快乐建模”呢?</FONT></P>
<P><FONT size=3>  当然通过这次采访我也看到了同学们对数模活动的一些期望,比如赛题进一步扩大开放性,这样会使同学们可以在赛后继续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中去,那样数学建模就不只是一次科研训练而是一次真正的科研活动。再有就是关于合作方式的改进,建模竞赛的3人组队参赛的方式虽然很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但是这确实不是一种最佳的合作方式,是否可以尝试先让大家看到赛题后再让他们根据问题的需要和每个人的特点自由组队参赛呢?这样也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效益最大化。</FONT></P>
<BLOCKQUOTE dir=ltr style="MARGIN-RIGHT: 0px">
<P>  </P>
<P><FONT size=3> 写到这里我感觉到有必要收笔了,这不是因为篇幅的限制,而是我感觉自己该去好好思考一下数学建模的意义了,也许有了更多的收获我还会接着写下去。想想自己前前后后也参与了几次建模的活动,但是每次都是草草而过,没有真正做过一次总结,虽然也获得过一些荣誉,但是真正值得回味的东西却不多,也许像刘刚同学说的那样“好多东西是潜移默化的”。但是为什么不想得更清楚一些呢?这样也许会让咱们更加理智,更加自信。热爱数学建模的朋友们,你们思考过吗?除了荣誉你们还得到了些什么?</FONT></P></BLOCKQUOTE>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09: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5><B>采访录音压缩经典版</B></FONT></P>
< align=center><B><a href="http://www.madio.net/bbs/UploadFile/2004-12/200412314752243.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madio.net/bbs/UploadFile/2004-12/200412314752243.jpg" border=0></A></B></P>
< align=center><B></B></P>
<P align=center><B></B>请点击播放</P>
 楼主| 发表于 2004-12-3 09: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 align=center><B><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000" color=#ffffff size=6>首届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学习交流会</FONT></B></P>
<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5><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000" color=#000000 size=6><FONT color=#ffffff>(武汉大学获奖学子访谈录:2)</FONT></FONT></P></FONT></B>
< align=center><FONT size=4>     </P>
<P align=center><FONT size=6><a href="http://www.madio.net/" target="_blank"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color=#000000 size=3><B>矩阵工作室</B></FONT></A><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size=3><B>倾情奉献</B></FONT></FONT></P>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madio.net/" target="_blank" >http://www.madio.net</A></P>



<P align=left><FONT size=3>时间:2004年12月4日(星期六)晚上8点</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地点:矩阵工作室 聊天室 </FONT><a href="http://www.madio.net/bbs/Chat_index.asp"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3>http://www.madio.net/bbs/Chat_index.asp</FONT></A> </P>
<P align=left>嘉宾:  杨双红、刘刚、晏琦           主持人:小帅</P>
<P align=left><FONT size=4>活动内容:</FONT>  </P>
<P>       <FONT size=4>2004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社杯获得者:武汉大学杨双红、刘刚、晏琦等人应邀</FONT><FONT size=4>于2004年12月4日(星期六)晚上8点整作客<a href="http://www.madio.ne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3><B>矩阵工作室</B></FONT></A>,和所有的数学建模爱好者一起交流数学建模学习方法与成功经验。</FONT></P>
<P><FONT size=4>本次活动协办单位</FONT><FONT size=3>:(协办单位以学校协会为主,在学校组织分会场,组织数学建模学生收看数学建模颁奖典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同时登入互联网同我们的嘉宾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浙江师范大学数学建模研究会、</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内蒙古财经学院数学建模协会、</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四川省成都信息工程学院、</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厦门大学数学系、</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四川理工学院、</FONT></P>
<P><FONT color=#ff0000 size=4>西南交通大学……(陆续增加中)</FONT><FONT color=#000000></FONT></P>
<P><FONT size=4></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5><B><EM>精彩内容尽在</EM></B></FONT><a href="http://www.madio.ne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ff0000 size=5><B><EM>矩阵工作室</EM></B></FONT></A></P>
<P align=center></P>
<P align=left><FONT color=#0033ff>注意:想要参加的同学请尽快到网站上注册成为会员,届时便可登入到聊天室里与嘉宾交流。</FONT></P></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数学建模网 ( 湘ICP备11011602号 )

GMT+8, 2025-5-15 18:34 , Processed in 0.0906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