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smmer401

数模是评奖是如此“黑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4 2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失败的英雄</I>在2004-10-4 0:14:22的发言:</B>

<>数学建模对每一位大学生都意味着至高无尚的荣誉.我们组今年也参加了竞赛,结果却出乎意料,这让人很失落,却问心无愧.公证不公证,我不做评论,因为自己的经历只有自己才会懂,别人有谁会明白?看到论坛上又人发表的所谓标准答案,我很欣慰,因为我们确实做得很优秀,如果那能够是标准,我们能做成自己的论文,拿真的足够了.我不想吹嘘我们的论文怎样怎样,我只想说说自己建模过程的感受,自己所做的和所付出的.</P>
<>从小到大,包括高考,我从来没有这样全力以赴,这半年多来,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失去了太多,也收获了很多。是对意志的考验,也是对学习态度的考验.我们的专业结构不适宜搞数模,我在专业课的时间上狂补,翘课做模型.我们组没人懂得编程,我只有拿起一本一本的编程书籍重头学起,去和其他组拿到中级程序员的人去较量编程.为了数模,我们可以一天只吃一顿饭,为了数模,我们可以连续熬通宵,为了将模型程序实现,我曾经16个小时坐在显示器前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换来是满满的血丝的双眼.我们甚至累到了神志不清,讲话都将不出来.有一次,我利用断断的半个小时休息,醒来的时候,看的是自己没有血色的双手,暴出的青经,大脑是一篇迷茫,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我感到发自内心的疲惫,只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我庆幸的是,在一次一次淘汰赛中,我们表现都很优秀,我们赢得了同学的尊重,老师的肯定.我们拼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P>
<>比赛过后,我们对自己的文章很满意,虽然结果很让人失落.今天看了一些所谓的标准,我更是感到欣慰,我们用真心来付出,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数模,我们问心无愧,我想问问来搞数模的人究竟有多少人体会过那种濒死的疲惫,体验过拿种精神恍惚的感觉.我们不是弱智,不要怀疑我们的实力.</P>
<P>结果已经注定,我不想否认它,也无力去改变它.让我觉得无奈的是,除了一起集训的同学和老师们,究竟有谁知道我们是英雄,究竟有谁会明白我们的付出?在别人看来,我们只是失败者.我们对数模负责,相信评委也会对我们负责,我相信大家都是对得起自己良心的.</P>
<P>在看数模论坛上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得意,总有人失意,胜出的人,不要忘记那些失败的英雄,你们所多的也许仅仅是一份幸运,这没什么好骄傲的.要懂得尊敬自己的对手,这是对自己的尊敬,也是对别人的尊敬.</P>
<P>还有那些在名校学习的朋友,我羡慕你们,但不羡慕你们的实力,有实力的人并不都能够上名校,同样上名校的不是人人都会成功.人生长着呢,学校,数模都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放好心态,扎扎实实得学好知识,学会如何面对得意与失意,这会是你一辈子的财富.否则,再名牌的大学也只能做一辈子打工仔,最多是高级打工仔.</P>
<P>项羽失败了,但是他是英雄.我们不会向他一样放弃重新来过的勇气.人生就是一场长长的战争,我们一直去努力,总有赢的一天.竞争是残酷的,今天我们被淘汰,明天的结局还是未知.</P>
<P>感谢数模,给了我奋斗的机会,我触摸到了自己的极限,不断地超越了自我.</P>
<P>感谢数模,给了我这么多奋斗拼搏的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财富.</P>
<P>同样,我更要感谢我们的辅导老师,没有他们,我们的努力都是白白的付出.</P>
<P>结果我们无法改变的,所以,还是请楼主把帖子删掉.</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3300 size=5>失败了依然是英雄,我们随败犹荣誉.</FONT></P></DIV>
<P>深有感受,所以组委会的口号才是:“重在参与”啊!(苦笑)</P>
发表于 2004-10-4 23: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我觉得这次经历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为比赛而获得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哲理。</P><>同时,我觉得评委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可能还有其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呢?</P>
发表于 2004-10-5 18: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因为我们傻,所以我们不知道。哈哈
发表于 2004-10-5 21: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主的感受深有体会,我们组也是一样的,浙江省的卷子是看文采的,这个是公认的,模型好和数据结果好是没用的,文章写的好看不好看是最重要的,大方向不错,文章写的漂亮就上的。浙江的文士多,拿到全国的卷子没有文采是不行的。</P>
<>建模不是象工程施工那样,工程施工是要求最结实最省钱最又效率,建模不一样,你做的再好也没用的。我是想开了,象宇游游说的那样没有成绩也不要紧,毕竟参与过了,接下来该是将这个参与的财富用到平时的学习当中去的时候了。</P>
<>ps:不要说浙江大学怎么样怎么样的,浙江大学做的的确是很不错的,杨启帆总教练付出了很多,浙大有这样的成绩是很正常的,建模与科研类似,说句难听的话,全省所有其它院校的科研资金加起来都不及浙大一个学院的科研资金,这样可见一斑了吧,浙大秉承的是老校长留下来的“求是”,请楼主和其它的朋友尊重这所百年老校和竺可桢老校长</P>
发表于 2004-10-6 01: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28楼的朋友,握个手~~~~
发表于 2004-10-6 05: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首先也要谢谢楼主</P><>今年是我第一次参加建模竞赛,我认为我的付出也是足够的多了,我从小就喜欢数学,不喜欢语文。为了这次比赛我们同样付出了很多,也放弃了很多。同样我们也是很有实力的一个组。</P><>既然是竞赛,当然是有输有赢。</P><P>看到这个帖子,让我想通了很多,我参加这次比赛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为了要得到全国一等吗?</P><P>在这过程中我的确增加了很多很多的数学知识,这也是我最想要的,(我也不是数学专业)还有的是认识了好多的和我们一样有着共同目标,共同喜好的优秀朋友。</P><P>这次比赛我们组的成绩也并不理想,但我认为我们这次还是比较成功的。获奖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更完美的句号,没了这个句号我们还是完美。</P><P>我认为没必要把这个帖子删了。</P><P>要让更多的人看见,发表自己的看法。</P><P>谢谢大家!!!</P>
发表于 2004-10-6 09: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B题求解-----最终定论,大家可对比!</P><>1、回归---局部精度高是关键</P><>2、阻塞费用:多种算法,结果较多,但数量级不应差太远。</P><P>3、排表4序,加表3量&gt;w=982.4,....</P><P>4、w=982.4时:  5300元/15分钟(等价于21200元/小时),303,0*裕度向量,即不用裕度</P><P>5、w=1052.8时:1555元/15分钟(等价于6000元/小时),356,0.4*裕度向量(安全最好),即要用裕度,
      若用0.55*裕度向量或以上,则阻塞费用&lt;200元,
           若用0.58*裕度向量或以上,则阻塞费用=0元,
           阻塞费用随裕度向量的使用比例增大而减小,可到0,
      阻塞费用的最大值在1555元/15分钟左右,(356,0.4*裕度向量,此时安全度最好)</P><P>(标准的双目标最优化,安全优先,LINGO解较易,matlab解很难---因初始可行点在15分钟内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也常常不具一般性,95%以上的队在此编程是错的,当然不少队可能查觉不到自己的错误,而知此难度的队因此不得不使用遮羞布了----即伪造结果数踞,只要能哄过评委就行,实际上大多数评委也不知第4、5问的结果的数量级,这更进一步说明写好论文成为关键,正确计算成为次要!实际上,有不少模型和结果是错误的队冲上了评全国一等奖的序列。)</P><P>阻塞费用-----预定利润和实际利润的差(不要求精确,大体公平就行)
---------------------------------------------------------------------------------
1------    Y=AX+b
其中b=[110.2029  131.3297 -108.7072   77.5706  132.9927  120.4706]’;</P><P>A=  [ 0.0830   -0.0545   -0.0695   -0.0344    0.0005    0.2378
            0.0487    0.1259    0.0602   -0.1032    0.2444   -0.0592
            0.0531    0.0000   -0.1566    0.2052   -0.0646   -0.0776
            0.1200    0.0333   -0.0099   -0.0208   -0.0412    0.0931
            -0.0252    0.0870    0.1239   -0.0120   -0.0662    0.0472
              19   -0.1124    0.0022    0.0060    0.0703    0.0003
           0.1212   -0.0191   -0.0026    0.1448   -0.0041    0.1653
           -0.0010  0.0988   -0.2013    0.0764   -0.0085    0.0012]’;</P><P>3-------当预报负荷为W=982.4 MW时找到下一时段八个机组的出力为[150.0000   79.0000  180.0000   99.5000  125.0000  140.0000   95.0000  113.9000];清算价303
当预报负荷W=1052.8 MW时找到下一时段八个机组的出力为[150.0000  81.0000  218.2000  99.5000  135.0000  150.0000  102.100 117.0000],  清算价356
------------------------------------------------------------------------------
min R    (R为裕量的统一升缩因子,在0~1中变化)</P><P>min F      (F堵塞费用)</P><P>sum(dx(i))=0         dx(i)为x(i)的增量</P><P>0&lt;=x(i)&lt;=x(i)的上界(即第i台机组最大发电量)</P><P>|y(i)|&lt;y(i)的上限*(1+R*裕度T(i))  (6个不等式)      </P><P>vlb&lt;dx&lt;ulb     ulb(i)----爬坡对dx(i)的上限限制</P><P>------------------------------------------------------------------------------------------------------------
sum(x(i))=1052.8      x(i)=x0(i)+dx(i)   x=(x(1) x(2)...x(8))  </P><P>
</P>
发表于 2004-10-6 22: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实际工作者

<>回复实际工作者</P>
<>其实我觉得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好的地方,美国的规模是中国的十倍那是中国人多,规模不能说明问题,还有,中国的数模确实比一些国内的其他竞赛项目要弄得好,但是还是有改革的余地的,比如大家都应该能感觉到MCM中夺大奖的论文与中国夺大奖的论文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别人注重解决问题,我们注重方法的花样,用lingo能解的一定很难夺奖,如果换个神经什么的希望就大很多了,但是结果用lingo的可能还会好些,但是总的说来,中国的数模还是不错的</P>
发表于 2004-10-8 23: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何必呢大家都有个心理适应过程不是,我可以理解没的奖的心情[em05]
发表于 2004-10-9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数学建模网 ( 湘ICP备11011602号 )

GMT+8, 2025-5-15 19:45 , Processed in 0.05491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