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5|回复: 7

[原创]关于杯奖论文的争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5 00: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做的不是B题。后来也没有去好好的看B题,所以争论的很多细节我不懂。但我对有些观点不安赞同。脱离开技术上的问题,我想提出我的一部分看法。</P>
<>总的说我和他们队的人都不是很熟。但我知道她们小组的成员在数模比赛上是有经验的。不过他们中有人在比赛结束不久就把论文贴上网,我本来很不赞成:从中国人的角度上看这绝对是欠稳妥的……但现在我要表示对这种行为的支持!我认为这是一种有勇气,有魄力的表现。历来的杯奖文章都没有这么快就被作者本人公开。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一旦公开论文,特别是作为比赛论文的有缺陷作品,必然会立刻受到更多的抨击而不是赞同。他们能这么做,我认为是不是因为他们想秀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再象某些人那么过于在乎评判的结果了。</P>
<>数模比赛的结果只可能是鼓励性质的。我们更关注的应该是优点而不是缺点。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当然有不同的结论,但孰优孰劣还是让评委去判断吧。虽然我做的不是B题,但我知道当局者迷的道理。</P>
<P>但我无意说那些批评杨队的人做的不对,相反我觉得他们做的很好,相反是那些反对这些不同意见的人有些过激了。我们知道,没有作品是完美的,应该让他们来挑刺。我没有和作者们联系过,但我想他们一定也会把听取这些批评当作是学习吧。从某种意义上,对于数模经历的学习都是比赛结束后才到达一个高潮的。</P>
<P>确实没有必要认为他们一定就比我们其他人更“厉害”,或更具备做出科研性成果的能力。但我在以前的帖子上就表达了看法,现在想再重复一次:1,比赛评的只是文章而不是选手素质;2,比赛关注的是优点而不是失误和缺陷;3,我们知道优缺点的判断标准向来不能做到完全公平一致。一二三等奖都不能绝对说明我们实际工作的档次,它只表明更多人愿意对我们工作的其中一部分表示鼓励。我想设立杯奖也是一样,没有人说过除了这个队的作品其他都是次优的。只是他们某些方面做的格外突出罢了。这个队的作者之一比赛完后对我说他对他们这次的工作不很满意,但我想缺点是不能掩盖他们突出的地方的。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工作比这个杯奖获得者的工作更出色,坚持你的看法好了,这很正常。但要说杯奖评的不公平,应该评给你,那就不对头了。</P>
<P>其实说白了,大家争议的还是结果的精确性(某种意义上)和表达的清晰性谁更重要的问题。显然人们容易认为前者才是科研工作,后者只是比赛技巧。对杯奖论文的争议其实是对评判标准的质疑,我想。而我是这么看的:说到科研工作,本科的题目在科研上的挑战性根本没有办法和研究生的比。有突破性意义的工作或多或少都会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或者研究生的直接间接帮助。谁能指望你在三天开创有价值的研究?没有人敢说他们三天真正独立做出了含金量很高的东西吧!有个人写博士论文时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那已经是传说般的事情了。真的要比科研水平,那就去争诺贝尔奖好了。但是论文写作是中国学生被公认最弱的地方,比比美国人的一些论文,中国写的最好的论文也……不方便评述了。为什么要歧视写论文的?我就是我们队的主笔,我认为目前国内比赛对论文写作的要求非但不是喧宾夺主(如前所说,没有什么主),相反是还很不足。等到国内的论文也能赏心悦目,我们自然会更关注层次更高的东西——那时我们自己层次也就更高了啊。</P>
<P>说白了我们本科能做的有限啊。这就是为什么数模比赛还要开设研究生项目,这就是为什么数模比赛产生了后还要继续评诺贝尔奖和费尔滋奖。我能充分理解那些不服杯奖的同学,但你们在表达批评时一定要客观和公平,而且不要一兴奋了就大面积攻击。</P>
<P>最后我坚持要说:数模比赛主要价值还是学习。我们都只是没有什么本钱的学习者。老师给一个同学发了朵小红花,不一定代表他就是No.1啊.别灰心,得了一等奖没得杯奖和什么奖都没得的同学都不要灰心!数模的目的是热身,别忘了真正的比赛才刚刚开始!!!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5 18:20:2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5 0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今年比赛完的讨论真的很热闹啊!很高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我看到杯奖获得者已经亲自站出来说话了。那么这篇帖子聊博大家一笑就可以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4 20:37:27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1-15 0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我想大家还是该仔细先读读论文全文,然后分析论文本身的优缺点,而不是其他。</FONT></P><>我把本人对该论文的评述再写在下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P><>本文主要优点在于:</P><P>1.对有无常数项的分析过程;(有人说凭这一条就可以获杯,我觉得这肯定不行;因为有不少论文讨论两种甚至更多种拟合方法。)</P><P>2.阻塞费用的定义合理,且公式表达正确(能写正确,即分"报价段"写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P><P>3.对阻塞管理问题的模型正确和完整,尤其对"相对裕度"目标和双目标的处理正确;</P><P>4.有模型简化,而不是上来就套软件(非线性优化软件的效果是很难验证的,但线性优化有有效算法).</P><P>5.摘要及写作还可以.注意摘要是很重要的.</P><P>在这几点上同时做到这样程度的,可以说确实不错了!(如果您的论文与此不相上下,说明离获杯也不远了,可能明年就是您!)</P><P>主要不足:第二个阻塞费用的定义不太合理,但却被作者在后面模型中使用了,得到的数值结果自然有些问题。</P><P>当否? 欢迎大家批评和讨论.</P>
发表于 2004-11-15 06: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width="90%" border=0>

<TR>
<TD  width="100%">

<>“我发现今年比赛完的讨论真的很热闹啊!很高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我看到杯奖获得者已经亲自站出来说话了。那么这篇帖子聊博大家一笑就可以了!:)”</P>
<>----------------------------------在这里讲出自己想说的,很不错!</P>
</TD></TR></TABLE>
发表于 2004-11-15 0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FONT color=#0000ff>hvstarr</FONT></b> ,:)</P><>---------------------------评论有深度!</P>
发表于 2004-11-15 15: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呀
发表于 2004-11-15 21: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在参与</P><>奖品云云</P><>唯一笑尔</P>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6 01: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楼上说的好啊.实话说我没有仔细看他们的论文,也无法对B题谈什么看法.不过我间接知道一些他们答辩的事情</P><>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总是有益的,hvstarr提出的几点我很赞成,虽然我不做这个题目,但我想他要说的可以展开成这样的原则:</P><>1.对问题的表述务求清晰.具体表现在:."阻塞费用的定义合理,且公式表达正确";"有模型简化,而不是上来就套软件";"摘要及写作还可以".</P><P>论文写作应该是一项具有独立意义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工作记录.好的表述必须是由文字图表数据和函数推导共同组成的.怎么配合这些元素的关系是论文是否具备可读性的第一个问题.另外应该注意到的是,计算等工作展开的步骤,重点和论文的写作步骤重点并不一定相同有经验的科研工作者会根据读者的接受角度去安排写作.模型的简化或展开其实是必要的环节.它一方面抽象地解释了所做问题,使得读者更快的明白作者的工作实质,一方面也提示了自己下一步工作可能采取的方向.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我并不是在所有问题上都设计这个环节的_除非需要.比如今年的A题,用小的专题划分研究对象,然后寻找一个主线把它们串起来显然会显得更清晰.</P><P>2.建模比赛本身要鼓励多一些写作意识和游戏精神,但并不是写作大赛或游戏大赛.这是因为它不能让你尽情地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必须遵守一定的纪律.具体表现在"对有无常数项的分析过程";"对阻塞管理问题的模型正确和完整,尤其对"相对裕度"目标和双目标的处理正确'.</P><P>可能大家觉得这个原则很空吧!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最实际有用的道理.</P><P>这些绝对不难,如果指导老师指导了这个方向让学生去做,绝对不只是少数人能够做出来.关键在于很多人都不明白去筛选他们论文所应该呈现出来的重点.大家都知道要出彩,但往往把对自己使用的数学工具的难度,或者所做结果的数据作为论文的重点.这远远不够!特别是对于比赛来说!我看到不少人花了很多工夫做了很难懂的东西但获奖不大,这主要是因为一来别人不一定看得懂(没有注意表述),二来这些技巧未必真的实用.这就是没有把数模当工作而当成了游戏.</P><P>一定要把它们做成一个工作的模式.让别人相信你的论文是站在实际运用的角度上思考的.你所关心的问题具有意义.对于"有无常数项的分析过程",即便分析其实站不住脚,但只要在假设框架下使得逻辑合理,并设法证明假设的实际性就能完成.有数学人和资料指导,这些事情实在轻松不过.但当别人同样辛苦做出了结果,却忽略了最后在论证的环节上补充一个分析部分(假设的分析.论证的分析,结果的分析;误差稳定性等量化的角度;实际问题适用性的角度),那自然要少一个档次.</P><P>我觉得<B><FONT color=#0000ff>hvstarr</FONT></B> 点得好,但他还是没有点透.点透了就可以看到这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许直接把这样的结论告诉大家不是好事,有些事情总要自己体验过程才能有收获.但反正算我个人观点.不过不说明白,怕也有人说我只是跟着嫉妒杯奖,在这里故作姿态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数学建模网 ( 湘ICP备11011602号 )

GMT+8, 2025-5-15 18:43 , Processed in 0.0742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